光伏行业“寒冬”期持续至今,推动连巨头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光伏关键此番“京赛同盟”瓦解,行业以及此前频频传出的走出支持巨头企业破产传闻,便是寒冬真实写照。市场萧条之下,技术维持一定量订单成为企业生存的市场救命稻草。
去年底,研究龙头光伏企业因为长协订单的推动依旧维持,还能在中小企业停产关闭的光伏关键浪潮中保持淡定。但随着市场环境持续恶化,行业大企业与下游客户订单不保的走出支持局面已开始出现,赛维LDK此前就因大客户欧洲Q-cells公司的寒冬倒闭而致使其规模1.5万吨的多晶硅订单化为泡影。
行业由来已久的技术价格战在目前低迷的市场状况下愈演愈烈,为获得订单,市场以中小多晶硅企业为代表,全行业“低价清仓”现象举不胜举。
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行业低迷,一些国外企业却在竞争中独善其身。据中国经济权益凭证报记者了解,大部分国家第二位的光伏设备厂商德国Centrotherm公司目前积压在手的订单金额达到5.082亿欧元。
为什么Centrotherm公司能够逆市获得如此大额订单?其公司高管表示,是靠其引以为傲的前瞻性技术赢得了客户的青睐。其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已达20%,行业“寒冬”下,他们还在精钻技术,去年以来连续刷新产品品质纪录。
国内其实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亚洲多晶硅老大保利协鑫的订单量目前也排到了2020年。其因技术进步而推动的成本不断下降,较终转化为产品价格优势,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大量订单。
Centrotherm、保利协鑫的案例让我们真的必须牢记——“技术为王”永远不过时。
前两年光伏产业身披光环时,企业乐此不疲地钻研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之道,“2012年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曾经发出了行业较强音。而自去年行业下行至今,却鲜有听到类似声音和企业的行动,大家已经在低价恶性竞争的氛围中迷失了自我。
一位股权设立资金高管在评价当前光伏行业时指出,市场不好绝不是产业陷入停顿发展的借口,如果太阳能发电能够达到火电的度电水平,市场需求没有理由不“冲动”。与其削尖脑袋去挖市场,不如潜下心来在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上练足内功,届时市场自会主动找上门。
诚如斯言。在这样一个大萧条、大调整的时代,光伏企业需要的是不再唯订单马首是瞻,而更多的是要重拾“技术为王”的信心,抛弃以规模、低价取胜的竞争策略,以技术战将替代价格战。
一些积较的信号似乎已传出。被称之为行业风向标的2012上海光伏展上,众多企业没有像往年一样抛出种种扩张计划,而纷纷亮出了较新研发的技术,多家企业号称今后将以技术立身,将抛弃无休止的价格战。
2025-07-18 19:061640人浏览
2025-07-18 18:031260人浏览
2025-07-18 17:291264人浏览
2025-07-18 17:2482人浏览
2025-07-18 17:20201人浏览
2025-07-18 17:05720人浏览
近日,联想在美国硅谷举办的第二届大部分国家科技创新大会Lenovo Tech World),是中国企业初次在大部分国家科技巨头云集的硅谷展现创新实力的年度科技盛会。大会期间,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
估计美国巨头英伟达怎么也没想到,对英国ARM的收购之路竟如此困难。先是英国、欧盟等监管机构的不认可,再到高通、谷歌、微软这些同行们明里暗里的阻挠;原以为美国监管机构会是这笔交易背后最有力的支持者,但“
北京时间12月1日,詹姆斯在赛前例行新冠检测中阳性,随后他也被联盟以健康安全条例隔离。但经过两天8次核酸检测全部阴性后,詹姆斯此前的新冠检测被认为是“假阳性”,NBA官方也宣布詹姆斯可以重新上场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