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做手术手术切除人体病灶

2025-07-18 03:51:33来源:分类:综合

医生正在操作台上操作机器人进行手术。机器机器 记者 黄伊娜 摄

闽西南首例!人医人目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昨完成,生做手术手术过程大约一小时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黄伊娜 通讯员 罗超 王思佳) 你是回事何否在电视剧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医生操控着机器人的手臂,探入人体中,机器机器屏幕上,人医人目机械臂微小而精准地移动着,生做手术手术切除人体病灶。回事何这个画面,机器机器昨天在厦门上演了!人医人目

昨日下午,生做手术手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了闽西南地区首例机器人手术,回事何为一名56岁的机器机器男性患者进行肺癌切除手术。手术室中,人医人目先由医生在患者的生做手术手术胸部开了3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操作孔和1个3厘米的辅助操作孔,再将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放置于胸腔中并调整角度。接下来,主刀医生坐在操作台上,通过信息化的操作台看着放大了10倍—15倍的三维立体成像进行手术操作。然后系统把医生所操作的技术和方法转化为信息数据,经过处理后再传送给机器操作臂,机器操作臂再根据医生的指令来完成手术。

整个手术过程大约一小时,出血量不超过5毫升,成功将患者右上肺部存在的肿瘤切除。

据了解,这台做手术的机器人,是第三代达芬奇机器人Si,主要由患者手术车、影像车、主导操作台三大部分构成,患者手术车上共有4条机械臂,其中一条为镜头臂。

机器人做手术,就是由机器来执行人的思维和操作方式。目前的手术机器人并没有自主智能程序,不会自行完成任何手术动作,所有手术步骤还是由医生操作控制。操作的医生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取得资质后才可操作机器人手术。

据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著名胸外科专家姜杰教授介绍,机械臂可以完全模仿人手腕的动作,7个自由度的活动范围甚至超过人手,比人手所产生的动作更加精细。同时,系统具有自动滤除人手抖动的功能,能避免人手抖动、偏移导致的误差,能做到“精准微创”,对于复杂类手术的完成,有独特的优势。不过,机械臂深入需要较大的体腔,适合开展胸腔腹腔内手术,如颅脑、眼科、体表等手术,目前暂时不需要机器人的参与。姜杰教授表示,除了胸外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将把手术机器人运用到泌尿外科、胃肠外科、妇科等多个学科。

延伸阅读

什么手术机器人都能上场吗?

姜杰说,手术机器人有一定适应症,需要较大的体腔,让机械臂深入。平时能够做胸腹腔镜的手术,机器人都有望涉足。像眼科的手术、颅脑的手术就不一定需要,体表的手术也不一定需要这么复杂的操作。

手术机器人目前发展得如何?

在全世界,现在共有4000多台机器人装备。2006年至去年,根据一些统计资料显示,总共进行了80多万台手术。但是在中国,只有将近70台机器人,在福建省这是第二台。截至目前,中国大概做了10万台手术,去年全国做了3万多台机器人手术。总体上有运用得越来越广的趋势。医生做机器人手术要专门培训吗?

据姜杰介绍,医生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最后的考核,合格以后才能做。目前,包括姜杰在内,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有数位医生接受了相关培训。接下来,医院其他学科的外科医生也将外出培训,机器人手术将会运用得越来越广泛。

更多资讯请点击:综合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

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启动,行业资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昨天2月12日)启动,8个督察组将分赴31个省区市进行督查。督查要点包括,一是《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

“多囊肾”呼吸困难差点送命 注意控制低盐饮食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海都网记者 陈丽明) 前不久,仙游黄先生忽然出现爬层楼或慢走几步就会全身无力的情况,之后仍是如此,气喘吁吁的黄先生赶紧来到九五医院就诊。记者昨从九五医院获悉,原来,黄先生患有尿毒

“求救”钞票从天上飘下 被困传销终被解救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海都网记者 蔡学伟 通讯员 林婷 黄志强) 1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女,被传销人员骗到莆田,拘禁在梧塘一出租房内,失去了人身自由,脱困无门的他们急中生智,在一张5元人民币上写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