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养生第二个节气——雨水。
这个时节的节气福州,东风解冻,防寒散而为雨,祛湿体感“寒中挟湿”。调脾度春福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林振文提醒:初春虽气温有所回暖,胃医捂但寒潮频发,生适市民需警惕“倒春寒”与湿气叠加对健康的可少影响,重点防寒、雨水养生祛湿、节气调脾胃,防寒为一整年的祛湿健康打下基础。
雨水食粥 健脾养胃
“雨水时节降雨增多,调脾度春湿气常夹寒而来,胃医捂稍有不慎,生适脾胃的阳气就会被困遏,进而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专家建议,加强脾胃调理,要多食健脾祛湿、温中和胃的食材,如薏苡仁、茯苓、山药、白扁豆、莲子、鲫鱼、猴头菇、小米、生姜、大枣、土豆等。
《千金月令》记载:“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二曰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三曰紫苏粥……煎汁煮粥。”因此,林振文建议,雨水时节食用养生粥可顾护脾胃、平调寒热。小米粥有“代参汤”的美称,可健脾养胃。烹煮时加入山药、大枣、莲子、百合、南瓜等,营养加倍。脾胃虚寒人群,可依据自身寒热体质状况,在煮粥时适量添加桂圆肉,以调养身体。
湿冷夹击 注意春捂
雨水时节乍暖还寒,福州的气温虽然有所回升,但时不时还有冷空气“突袭”。“此时节,人体皮肤肌理开始疏松,御风寒能力减弱。温度骤降时,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梗等。儿童容易因气温改变而患呼吸系统疾病,诱发感冒。”林振文介绍,因此适时适度的春捂必不可少。
林振文介绍,我国自古就有“春捂”的说法。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专著《千金要方》中提出“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这就是说,初春时节上身衣物可适当减少,但下身仍要注意保暖。春捂的重点,要注意背、腹、足底的保温,以减少感冒、风湿骨寒症的发生概率。上衣可以选择方便穿脱的款式,人们可以根据温度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此外,建议有高血压疾病的中老年群体每天监测血压。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症状若加重,要及时就医,不可麻痹大意。
疏肝解郁 拥抱春光
“雨水养生重在‘顺应天时’。”林振文强调,春季人体阳气如幼苗初生,要避免熬夜、剧烈情绪波动等“耗阳”行为,建议每晚11点前入睡,晨起梳头百下助气血畅通。
雨水节气过后,人们要从“冬藏”的养生方式中解放出来,让“窝”了一冬的身体活动起来。可以走进大自然,拥抱春光,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一则能促进血液循环,生发阳气;二则运动后适当排汗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同时,运动也顺应了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记者 陈丹 陈坚 通讯员 陈文艺)
2025-07-18 09:38534人浏览
2025-07-18 09:342052人浏览
2025-07-18 09:262214人浏览
2025-07-18 09:222073人浏览
2025-07-18 08:31192人浏览
2025-07-18 07:552082人浏览
光电玻璃幕墙是指将太阳能转换硅片密封在(尤如夹层玻璃)双层>钢化玻璃中,安全地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自然建材。光电玻璃幕墙制品可广泛用于建筑物的遮阳系统、建筑物幕墙、光伏屋顶、光伏门窗
3月22日,厦门海关关警协同在海沧国际货柜码头对210吨二氧化锆废矿渣现场查扣并开展抽检。海峡网讯 (厦门网记者沈伟彬、通讯员鲍珏)3月22日凌晨,在海关总署倪岳峰署长的统一指挥下,厦门海关参与了全国
▲警察面前,“男神”露出真面目海峡网3月1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实习生 王策范诗慧 通讯员 湖公宣 文/图)不久前,一厦门女生微信结交了“温柔男神&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