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铜艺图片,大师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成冬藏任何媒体、奥火网站或个人,炬手炬带久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把火链接、回铜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陵永媒体、网站,铜艺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大师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成冬藏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月3日,奥火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张家口举行,炬手炬带久收铜陵朱府铜艺文化科技公司董事长,把火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传人朱炳新当天也作为火炬手,回铜在崇礼富龙滑雪场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冬奥特派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能够参与火炬传递他感到很开心。“我会把火炬带回铜陵永久收藏,大家都盼着我赶紧回去,都想跟火炬合个影。”
朱炳新成为冬奥会火炬接力张家口赛区第179棒火炬手。
朱炳新是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第四代掌门人,中国铜装饰艺术大师,“朱府意铜”开创者。他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创了“意铜”技艺的研究,并将此工艺运用到了人们的当代生活中。2013年开始,朱炳新的“意铜”产品就接连斩获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等各大奖项。2018年初,朱炳新看中了铜陵良好的发展前景,来到投资兴业。“铜陵有着悠久的铜文化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也是延续3000年铜火没有熄灭过的地方,我对铜陵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朱炳新致力于铜艺创新发展。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火炬手,能够参与冬奥会火炬传递,朱炳新深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我是2月2日抵达了张家口,是第179棒火炬手。虽然室外很寒冷,也有点风,但是阳光很好,我们的火炬手服很保暖,当然心里更暖。”朱炳新告诉记者,火炬传递结束后,他还计划4号再去北京看看。作为一名工艺大师,朱炳新一直致力于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文化创意完美结合。“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做了一辈子铜,希望能够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走进铜的世界,了解铜文化和铜工艺,让铜回到千家万户,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铜文化的魅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冬奥特派记者 项磊 徐海燕 李燕然
编辑 陶娜
标签: 火炬 铜陵 冬奥会 火炬手 朱炳新
2025-07-18 11:22271人浏览
2025-07-18 11:20244人浏览
2025-07-18 11:202641人浏览
2025-07-18 11:122010人浏览
2025-07-18 10:59577人浏览
2025-07-18 10:501129人浏览
2015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世界靠前,成为名副其实的光伏大国,但是电站质量、系统优化、大量弃光等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光伏产业如何抓住机遇转型升级,成为光伏强国备受关注
违章停放的车辆占据了建设路近半路面N本报记者 陈盛钟 马俊杰 文/图本报讯 前两天,本报报道了市区一些人行道变身“停车场”的事情,昨日,有市民致电本报968111新闻热线反映,莆田市区停车乱象岂止这些
为巩固拓展提升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汉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四抓”“四强化”为导向深入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筑牢对党忠诚,廉洁从政,自觉自警自省的思想防线。抓学习教育,强化筑牢理想信念之